北京金融监管局:警惕非法保险陷阱

新闻要闻 2025-09-15 03:44:53 1572

  近年来,北京保险领域一些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呈高发态势,金融监管局警阱潜藏“陷阱”侵害消费者权益。惕非东拼西凑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金融监管局”)日前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法保揭露多项非法保险陷阱。险陷

  其一为“假借保险之名,北京销售非保险产品”。金融监管局警阱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出,惕非部分在职或已离职的法保东拼西凑网保险销售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便利和消费者信任,假借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名义,险陷混淆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概念,北京以“高收益”“低风险”为噱头,金融监管局警阱诱导消费者购买非保险理财产品,惕非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法保严重违反保险行业监管法律法规。险陷

  其二为“伪造保险合同,涉嫌集资与诈骗”。在这类非保险陷阱中,个别不法分子或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资质的经营主体,通过伪造保险公司印章、制作虚假保险合同等方式,以收取保费的名义骗取资金,兜售不受法律保护、无法获得正常理赔的“假保单”。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出,此类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

  近年来高频出现的“机动车统筹”中也可能潜藏“陷阱”,易使消费者权益受损。北京金融监管局发现,某些第三方公司以低价、赠礼、等同保险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出,此类机构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与消费者签订的“某某统筹”“某某互助”“某某联盟”等合同不是保险合同,如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以上非法保险陷阱,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时要从三个方面多加留意。

  第一,“选渠道,辨公司产品”。保险属于特许经营行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保险业务。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机构购买保险产品,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许可证信息查询页面查询保险许可证、保险中介许可证,通过金融产品查询网站查询正规保险产品信息。

  第二,“防假冒,辨人员资质”。北京金融监管局提醒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接受保险产品推介时,要注意查验销售人员执业信息,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也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务服务窗口查询其保险销售从业资格,切勿相信任何“代缴保费”服务,保费应直接支付至保险公司账户,切勿向个人账户或不明平台转账。

  第三,“多留心,辨保单真假”。北京金融监管局强调,投保完成后,消费者一定要留存好保险合同、保单等,可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进行保单核实,或通过中国银保信旗下的“金事通”App查询名下保单信息,也可通过“中国银保信金融科技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扫码查验”服务功能,查验电子保单真伪。

  北京金融监管局同时提醒称,广大群众如发现有机构或个人从事非法保险活动线索,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反映。

(责任编辑:蔡情)


本文地址:http://datong.sh-baobao.com/news/453c4469910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与沈靖韬对话 回望最初舞台 “香港多元背景塑造理解音乐的方式”

居延遗址考古发现一处青铜时代遗址

世界排球联赛男排总决赛:意大利、波兰会师决赛

“百队杯”开赛 足球小将迎来“暑期盛宴”

曾负责特朗普案件的前特别检察官遭调查

友情链接